第8章 独一无二的宝贝

秋英站在人群中,眼睛紧紧盯着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她认出了,这就是上次来家里,信誓旦旦说要让自己、让金沙人的生活好起来的年轻人。

不止她认识,几乎整个金沙的人都认识祁同伟。

这些日子,祁同伟走遍了金沙的每一寸土地,他可不是毫无目的的闲逛。

一是为了精准统计金沙到底有多少人口,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二是为了拉近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深入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与需求。

对于每一个金沙人,祁同伟在离开时,都会真诚地告诉他们,金沙会好起来的,生活会变好的。

起初,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句安慰人心的空头话,可如今,看着祁同伟站在那里,充满激情地讲述着他的计划,大家心中不禁燃起了一丝希望。

祁同伟说着,从手中拿出那根辣条,他扫视了一圈人群,然后喊了一个小孩子过去。

巧合的是,那个孩子正是秋英家的傻儿子牛娃。

牛娃笑嘻嘻地跑过去,接过辣条,二话不说,一个吸溜就将辣条吃进了嘴里。

“娃子,好吃吗?”

祁同伟有些紧张地看着牛娃,他没想到这孩子吃了辣条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牛娃用力吸了吸鼻涕,然后呆呆地看着祁同伟,“大叔,我还想吃,还有吗?”

祁同伟听到牛娃叫自己大叔,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暗自感叹自己难道真的有这么老吗?

人群中,沙晓晓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快笑痛了。

不过,大家都看得出来,那个叫做辣条的东西对小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肯定是真的好吃。

在场的大人也都有幸尝到了一点,他们的评价虽然不像孩子们那般狂热,但也都觉得这是个新奇的玩意儿,吃上去还不错。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与筛选,大家选出了几个家里相对不忙的妇女和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来帮忙制作辣条。

当天晚上,在简陋的屋子里,灯光昏暗却又充满希望。

大家齐心协力,连夜赶制辣条,为的就是明日能够顺利进城,开启金沙村的全新篇章。

晨曦微露,淡淡的忧虑笼罩着即将踏入县城售卖辣条的队伍。

沙晓晓紧咬着下唇,眼中满是不安,轻声问道:“同伟,你有信心吗?“

“我感觉心里没有底,不上不下的,要是没人买怎么办啊。”

祁同伟微微扬起嘴角,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自在,尽管内心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晓晓,别担心。“

“虽说这对咱们来说是个新尝试,但咱这辣条可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现在市场上压根就没有,就像大姑娘坐花轿子,头一遭呢!“

“哪怕大家只是图个新鲜,凑个热闹,咱们也能吸引不少目光。“

“再说了,我还打算搞个试吃活动,就如同钓鱼撒饵,只要把鱼饵抛出去,还怕没有鱼儿上钩?“

“只要有人尝了咱们的辣条,生意自然就会来的。”

队伍里那个皮肤黝黑得如同黑夜的张有财,在朦胧的天色中突然冒了出来,他大大咧咧地笑着说:“哈哈,小祁干部这脑子是真聪明啊,不仅搞出了辣条,就连做生意也懂,我就说嘛,念过书的人,脑子就是灵活。”

祁同伟刚见到他那黑影时,还差点以为遭遇了不法之徒,差点就要施展擒拿术,待看清是张有财后,才尴尬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在这一番说笑中,原本弥漫在队伍里的紧张气氛渐渐消散,大家结伴向着县城前行。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村子里的趣事,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即将面临的不是一场未知的商业挑战,而是一场充满希望的冒险之旅。

当远方的县城轮廓逐渐清晰,天边也泛起了鱼肚白。

祁同伟望着眼前的章县,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

在他的记忆深处,章县一直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柱,仅有一家包装厂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勉强维持着微弱的生机。

后来,这家包装厂被外资相中,本以为是章县经济腾飞的转机,可谁能想到,外资只是觊觎那片土地,收购后便将包装厂闲置一旁,任其荒芜,只等土地升值,为此还引发了多年的纠葛与纷争。

“大家再坚持一下,等我们到了市场,占个好位置就休息。”

祁同伟高声喊道。

“好,同伟。”

“小祁干部,都听你的。”

众人纷纷回应。

尽管祁同伟多次强调让大家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可金沙的乡亲们还是习惯用那敬重的称呼。

踏入市场,周围那些正在忙碌收拾摊位的摊主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这里,摆摊的大多是熟面孔,彼此间早已熟悉。

突然出现一群陌生人,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过也只是短暂的好奇,随后便又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中,毕竟,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

祁同伟在市场中寻得一处尚未被占据的空位,赶忙招呼大家将东西放下。

他转身走向沙晓晓,眼中满是疼惜,“晓晓,是不是都累坏了?“

“以后不要逞强了好吗?“

“看见你辛苦,我也会心疼的。”

原来,一路上沙晓晓也背着一个与大家分量相仿的大包,里面满满当当装的都是辣条。

祁同伟曾想帮忙,却被沙晓晓倔强地拒绝了。

“谁逞强了,”

沙晓晓嘴上依旧不依不饶,可心里却如同被蜜浇灌,甜丝丝的。

“我们妇女也是能顶半边天的,王婶你们说是不是。”

正在仔细整理背包中货物,检查是否有损坏的王婶抬起头来,笑着应和道:“晓晓说的是啊,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

“我家那个在外面,家里面什么事情不还是靠自己。”

“好好好,算我说错了行吧,我们家晓晓何止顶半边天,要不要把我这边天一起顶了。”

祁同伟的这番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大家都对祁同伟和沙晓晓之间的感情心知肚明,看着这郎才女貌的一对,也都跟着打趣起来。

“一天天没个正行的,不理你了。”

沙晓晓红着脸别过头去。

丁萱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切,一路上她都很少言语。

此刻,望着宛如热恋中情侣般打情骂俏的两人,她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泛起一丝头疼。

晓晓这是越陷越深了,她暗自思忖。

这个祁同伟到底有何魔力,能让晓晓如此倾心?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丁萱越发觉得祁同伟身上充满了谜团。

他做事沉稳认真,态度积极负责,这样的人怎么会被调到金沙这个偏远之地呢?

她心中不禁萌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要给姑父打个电话问问?

她的姑父丁义珍,如今可是京州市的副市长,或许他能知晓一些内幕。

短暂的休息间隙,祁同伟匆匆跑去买了些包子回来分给众人。

尽管赶了一早上的路,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可金沙的乡亲们拿到包子后却并没有吃,而是默默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就着水咽了下去。

祁同伟心中明白,这是因为贫穷。

他们都想着把这难得的美味带回家,与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分享。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从这样的贫困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呢?

他深知每一口食物对于这些家庭的珍贵。

“有财,你看着点大家,我去有点事,去去就回来。”

祁同伟对张有财叮嘱道。

毕竟,九十年代的治安状况并不理想,他可不想在这关键时候出什么意外。

“好,小祁干部,你放心吧。”

张有财拍着胸脯保证道。

祁同伟匆匆离去,他要去给老师高育良打电话。

前段时间,高育良调往了林城市检察院。

消息刚传出时,高老师还未来得及告知他,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海,却先一步打来了电话。

在汉东大学时,众人皆知祁同伟是高育良的得意门生。

陈海对于姐姐陈阳和祁同伟的那段爱情深感惋惜,同时也对父亲的做法感到无奈。

他对祁同伟这位师兄印象颇佳,尤其是在祁同伟拒绝梁璐之后,他更是对其钦佩有加。

梁璐那段时间在学校里如同失去理智般疯狂,校领导却对此不闻不问,这让陈海颇为不满。

所以,他打电话给祁同伟,告知高育良调任的消息,言下之意是希望祁同伟能追随高育良的脚步,离开金沙,莫要在此荒废了自己的前程。

祁同伟心中感激陈海的好意,他暗暗发誓,只要陈海日后不阻碍他的道路,他定会在合适之时拉陈海一把。

此时,祁同伟猜测高老师应该已经起床了。

他在街边寻得一家能打电话的小卖部,拨通了高育良家的电话。

电话铃响了许久,连拨了两次,才终于接通。

“喂,我是高育良。”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带着些许疲惫。

高育良新官上任,各种事务纷至沓来,忙得他焦头烂额,有时甚至会怀念起在学校教书的宁静时光。

昨晚,他又忙碌到半夜,此刻尚未完全恢复精力。

“老师,是我。”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高育良先是一愣,随即想起了什么。

“上次你拜托给我的事情,我已经办好了,我还是不理解,你一个驻村干部去注册一个集体商标干嘛,另外,你还要找一个记者,你这些操作,让老师我也有点不太懂。”

原来,自从从陈海那里得知高育良调任的消息后,祁同伟第一时间便联系了高育良。

起初,高育良满心以为祁同伟是想让他帮忙调离金沙,重新回到政法系统,可没想到祁同伟提出的竟是请求他帮忙注册集体商标和找记者这两件事。

祁同伟想要将辣条注册成独属于金沙的商标,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合规。

毕竟当下只有金沙在生产辣条,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难以清晰界定,若再过几年,等辣条市场发展起来,恐怕就很难注册成功了。

至于他为何如此卖力地想要发展金沙,除了深知根基稳固的重要性外,这也是他向未来投出的一份诚意满满的投名状。

金沙发展得越好,越能彰显他的能力与价值。

“同伟啊,老师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不过你再等一段时间,老师就可以把你调出来了,重新回到政法系统里面去,另外,你要的记者,宣传口那边答应了,但是如果报道的东西不行,可能不一定会见报。”

高育良缓缓说道。

“你把你的地址给我,一会林城日报的记者会派人过去的。”

这年头,掌握着笔杆子和话语权的人,或多或少都带着些傲气。

祁同伟赶忙将自己摆摊的地址告诉了高育梁,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在林城日报章县办事处,记者林朗刚刚接到领导的电话。

“喂,我知道了,保证完成任务,领导放心。”

林朗放下电话,心中满是无奈。

想着领导吩咐的事情,他不禁暗自腹诽:市场里面有什么可报道的?

难道写今天的菜多少钱一斤,有没有涨价?

还是写谁和谁又吵架了?

这可是林城日报,又不是村口老太太的八卦闲聊之处!

真是上面的领导一张口,下面的人跑断腿。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拿起相机,还是朝着市场的方向走去。

他只盼着能早点完成任务,早点回来,毕竟自己手头还有一大堆稿子等着去写。

他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打个报告,让上面再招一个人进来,自己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不就是加张桌子,加把椅子的事情吗?

为何要让他一个人如此劳累?

而此时,在市场中的祁同伟,已经高高举起手中包装好的辣条,那透明的塑料袋里,红油油的辣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看我手里的东西,这东西叫做辣条,这东西大城市可没有啊,五毛钱一包,还可以免费试吃,千万不要错过了!”

他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那模样仿佛完全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沙晓晓和金沙的众人在一旁看着,不禁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祁同伟。

他们从未想过,平日里沉稳内敛的祁同伟竟能如此放下面子,在大街上大声叫卖。

沙晓晓和丁萱虽能吃苦耐劳,可让她们像祁同伟这般在街上呼喊着卖货,却实在是有些为难。

至于金沙的乡亲们,他们什么苦都能吃,可这突然要抛开脸皮去叫卖,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但对于祁同伟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只要能达成目的,些许颜面的舍弃又何足挂齿?

毕竟,上辈子他连哭坟那样屈辱的事情都能咬牙坚持,如今这叫卖之举,不过是他走向成功路上的又一个小小挑战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小说目录